最年輕黑洞
基本解釋
這張2010年11月15日發布的照片顯示的是距離地球5000萬光年的M100星系。
變成黑洞的SN1979C超新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5日宣布,研究人員在距離地球大約5000萬光年的太空發現“年僅”31歲的黑洞。研究人員認為,這一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的5倍,由一顆質量大約20倍于太陽的超新星SN1979C爆炸形成。按《華盛頓郵報》說法,盡管SN1979C距離我們5000萬光年,但這個距離對于浩瀚的宇宙而言并不算遙遠。
—個星體猛地—亮
新發現的黑洞位于距地球5000萬光年外的M100星系。研究人員1979年觀測到名為SN1979C的超新星爆炸。美國《華盛頓郵報》說,來自馬里蘭州斯旺頓的天文學家古斯·約翰遜可能見證了這一黑洞的誕生時刻。當年,約翰遜觀測星空時,看到一個星體猛地一亮。隨著約翰遜的發現,這顆超新星才走入人們視線,后被命名為SN1979C。
依靠美國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觀測,他們認為,這處星體附近區域強烈的X射線與黑洞發出的X射線一致,暗示這是一個不斷吸入超新星殘留物的黑洞。
首次觀察到黑洞成長
研究人員認為,發生爆炸的SN1979C質量大約為太陽質量的20倍。這一質量正好處于決定星體不同“命運”的分界線上。質量不足太陽質量20倍的星體在生命末期,因重力崩潰發生爆炸后通常形成密度極大的中子星;而質量超過太陽20倍的星體則會在生命最后演化成為黑洞。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員亞歷克斯·菲利片科說:“這一超新星將幫助天文學家了解什么星體爆炸會形成中子星,什么爆炸會形成黑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航天中心天體物理學家金伯利·韋弗說:“我們以前從不知道一個黑洞誕生的具體時間,現在能觀察它演化到孩童和青少年的階段。”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天文學家丹尼爾·帕特諾德說:“這是我們首次能夠觀察一個看上去肯定是黑洞的天體的形成與成長。”
研究人員稱,探測這種黑洞的誕生地點非常難,因為需要觀測數十年的X射線。
研究人員同時謹慎表示,不能排除黑洞外的其他可能。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