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賊
2022-01-05
基本解釋
(1).謂造反。《三國志·魏志·王昶傳》“﹝ 樂安 任昭先 ﹞吾友之善之,愿兒子遵之” 裴松之 注引《任嘏別傳》:“寇到 博昌 ,聞 旐 姓字,乃相謂曰:‘宿聞 任子旟 ,天下賢人也。今雖作賊,那可入其鄉邪?’遂相帥而去。”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考史三》:“ 殷蕓 《小説》: 晉成帝 時, 庾后 臨朝,諸 庾 誅 南頓王 宗 。帝問 南頓 何在,答曰:黨 峻 ( 蘇峻 )作賊,已誅。”
(2).搶劫;剽竊;偷東西。《隋書·藝術傳·韋鼎》:“州中有土豪,外修邊幅,而內行不軌,常為劫盜。 鼎 於都會時謂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賊?’” 清 馮班 《鈍吟雜錄》卷四:“奪胎接骨, 宋 人謬説,只是向古人集中作賊耳!”《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你老瞧,作賊的落到這個場中,算撒臉窩心到那頭兒了……你老抬抬腿兒,我們小哥兒們就過去了。”
英文翻譯
1.picaroon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