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寶寶發燒出急疹的判斷和處理方法
大多數寶寶都會在6個月-1周歲左右出現發燒的情況,這種發燒反復出現,而且發燒溫度可達39~40℃。患兒通常莫名其妙反反復復發燒,三天后燒退疹出,也基本進入急疹的尾聲。因為很多新手媽媽并不了解急疹的情況,簡單給寶媽們介紹下嬰幼兒急疹的情況。
操作方法
- 01
急疹第一天:體溫陡然上升
寶寶體溫升高非常迅速,一下子就會發燒到39~40℃,有些鬧人,不愿意吃飯。如果此時抱著寶寶去醫院,有些醫生看寶寶喉嚨有點紅,可能會認為是嗓子發炎導致發燒。寶寶體溫如果39℃以上在考慮藥物退燒,如果發燒不高的話要及時采用物理退燒方式。多讓寶寶發汗降溫,給寶寶用溫水擦拭額頭、腋下、手腳等,酒精擦拭容易對患兒柔嫩的皮膚造成刺激,皮膚發紅與皮疹又難以鑒別,建議少用為好。寶寶此時已經很難受,有些鬧人,特別想躲讓抱抱,寶媽們多滿足寶寶需求,寶寶此時內心是很恐懼害怕的。 - 02
急疹第二天:持續發燒并反反復復
通常第二天寶寶會持續在發燒,體溫在用藥后或是物理降溫后體溫會有下降,但過了一會馬上又會反彈。寶寶體溫較高時面部通紅,手腳發熱,不過有時候手和腳有可能或熱或涼。此時盡量控制寶寶的體溫不要超過39°。 - 03
急疹第三天:持續發燒并伴有拉稀
高熱時期寶寶可能伴隨驚厥、煩躁、咳嗽、嘔吐、以及腹瀉。因為寶寶高燒,胃腸功能下降,消化和吸收都非常差。寶寶此時胃口很差,在排便上出現出現了拉稀的情況,此時要給寶寶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寶寶沒有斷奶的話,多給寶寶和母乳和奶粉;如果已經斷奶,可給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鼓勵患兒少量進食牛奶、米湯、豆漿、粥以及面條等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體力。不建議喝糖分較高的甜水,寶寶此時食欲不佳,會影響寶寶食欲。通過發汗、排尿和排便三種途徑,讓體內毒素加速排出。 - 04
急疹第四天:逐漸退燒并出疹子
此時寶寶高熱程度降低,急疹會逐漸出現。很多寶媽以為孩子是因為除了很多汗,給孩子捂到了,得了濕疹。疹子會從后背和前胸開始,逐漸蔓延到四肢和臉部。皮疹多不規則,為小型玫瑰斑點,也可融合一片,壓之消退。先見于頸部及軀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較多。 - 05
急疹第五天:疹子擴散
體溫完全恢復正常,急疹基本就完全出來了。在寶寶的臉部,手腳,還有腿部都可以清晰的看到疹子。這個階段寶寶會有些哭鬧厲害,可能是因為出疹子時比較癢吧,晚上也睡的不太好,需要大人多抱抱,多陪陪她。 - 06
急疹第6-7天:疹子康復,精神恢復
都這個時候寶寶完全身體完全恢復,疹子基本上全部消退,精神狀態恢復原來狀態。有些醫生介紹說出過急性疹子后會有一定的免疫力,不過不代表以后不會,不少朋友的孩子每次高燒還是會出。如果不放心就去醫院看看,醫生說的才是權威的,其實每次高燒和疹子都可能是這么一個過程。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