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血管畸形
2022-10-13
脊髓血管畸形為先天性發育異常,系先天性脊髓血管在發育上的異常或畸形。受累脊髓以胸段多見,腰骶段次之。脊髓血管畸形較少見,平均發病年齡在20歲左右,50%以上的病人發生在16歲以前。最常見的表現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脊髓出血。其他神經系統癥狀,如腰痛或根性痛占15%~20%。感覺運動障礙33%,并常伴有括約肌功能障礙,有時還可有脊柱側彎或后凸畸形。一旦發生出血,在第1個月內再出血率約為10%。1年內再出血率約40%,直接死于出血者至少為17.6%。脊髓血管畸形可以發生在脊髓任何節段,但最常見為頸段和圓錐。
近年來,隨著脊髓碘水造影、MRI、選擇性脊髓血管造影技術和介入神經放射學的飛速發展,椎體及脊髓血管畸形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新的發現,糾正了以往的片面認識,使治療效果有了長足的提高。
脊髓硬膜動靜脈畸形的病人的脊髓病,主要是由于冠狀靜脈叢壓力升高,脊髓內灌注壓的降低。所以治療的目的是消除引起靜脈壓升高的動靜脈瘺連接處。用血管內手術或顯微外科手術可以達到此目的。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