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相色譜法
2022-10-13
氣相色譜法亦稱氣相層析法。是以氣體為流動相的層析法。固定相是固體吸附劑時,稱為氣-固色譜;固定相是惰性支持物上涂覆有吸收性能的液體時,稱為氣-液色譜。由于流動相為氣體,被分離的物質在層析時必須成為氣態。氣相色譜具有高分離效能、高選擇性、高靈敏度、快速等特點。這種自50年代才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型分離分析方法,已形成一門專門的科學-氣相色譜學,并廣泛應用于醫藥的科研與生產等方面。
氣相色譜法的流動相為氣體,稱為載氣;色譜柱分為填充柱和毛細管柱兩種,填充柱內裝吸附劑、高分子多孔小球或涂漬固定液的載體。毛細管柱內壁或載體經涂漬或交聯固定液。注入進樣口的供試品被加熱氣化,并被載氣帶入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后,先后進入檢測器,色譜信號用記錄儀或數據處理器記錄。
如果柱內填充固體(固定相)是固體吸附劑,稱為氣-固色譜法(gas-solid chromatography);柱內填充物是表面涂有固定液的載體(填充色譜)或柱內壁涂有一層固定液(毛細管色譜),則稱為氣-液色譜法(gas-liquid chromatography)。前者的分離基礎是吸附與解吸,后者則為分配作用。一般用注射器或閥引進樣品,其組分被載氣帶入色譜系統,由于各組分的性質及結構上的差異,因而在固定相中滯留時間不同,按一定的順序被載氣送入檢測器進行鑒定,可作定性和定量分析。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