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
2022-10-13
睡眠是指復發的惰性和不反應狀態,睡眠時意識水平降低或消失,大多數的生理活動和反應進入惰性狀態。通過睡眠,使疲勞的神經細胞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精神和體力得到恢復。睡眠時垂體前葉生長激素分泌明顯增高,有利于促進機體生長,并使核蛋白合成增加,有利于記憶的儲存。
睡眠障礙是指睡眠量的異常及睡眠質的異常或在睡眠時發生某些臨床癥狀,如睡眠減少或睡眠過多,夢行癥等。
睡眠與覺醒的平衡調節是維持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生命活動。睡眠與覺醒活動不僅受機體內在因素影響,更與自然環境及社會心理因素密切相關。諸多精神及軀體疾病都與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s)密切相關,而睡眠障礙也是日常就醫行為中最常見的主訴之一。睡眠障礙既可以是獨立存在的原發性疾病,也可繼發于某些精神或軀體疾病。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壓力的增加,睡眠-覺醒障礙的發生率日益升高。據統計,全球范圍內睡眠-覺醒障礙的發病率為 9%~15%,每年因睡眠-覺醒障礙導致的經濟損失達數千億美元。《2015 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我國約有 31.2%的人存在嚴重的睡眠問題。睡眠障礙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學習等日常生活,還會增加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癡呆、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軀體及心理疾病的患病風險。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