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
2022-10-13
疾病分類兒科疾病概述秋冬季是小兒腹瀉病高發季節,多數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多發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稱為“秋季腹瀉”。本病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潛伏期l~3天。多發生在6~24個月嬰幼兒,4歲以上者少見。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無明顯中毒癥狀。病初可有嘔吐,常先于腹瀉發生。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本病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約3—8天。小兒腹瀉為病癥名。指小兒便次比正常時突然增多。每天3次以上,糞便性質呈稀便或水樣便。是2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屬祖國醫學“泄瀉”范疇。本病與飲食、感染以及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