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目
2022-10-13
雀目為病證名。指夜間視物不清的一類病證。又名雀盲、雀目內障(《醫宗金鑒·眼科心法要訣》)、雀目昏睛(佚名《眼科統秘》)、黃昏不見(《銀海精微》)、雞蒙眼(銀海精微》)、雞盲(《證治準繩·雜病》)、陰風障(清·鄭學禮《目科正宗》)、陽衰不能抗陰之病(明·倪維德《原機啟微》)、雞摸眼。夜盲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可侵犯雙眼。
雀目即西醫的夜盲。可見于今之視網膜色素變性、維生素甲缺乏癥等。
《諸病源候論》卷廿八:“人有晝而睛明,至暝則不見物,世謂之雀目,言其如雀鳥暝,便無所見也。”
《雜病源流犀燭》卷廿二:“雀目者,日落即不見物也。”
清·黃庭鏡《目經大成》:“此證世呼雞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見,曉則復明。”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