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
2022-10-13
中醫(yī)·月經月經(menstruation)為名詞。是指婦女伴隨卵巢周期性排卵,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周期性變化引起的胞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的生理現象,多在婦女14~49歲左右期間內發(fā)生。出《素女經》。亦名月水、月水汁、月信、月行、月汛、月使、月運、月事、月經水、月脈、月客、月浣、月候、月候血、月期華水、月漏、月潮、月露、紅脈、紅漏、紅潮、血經、血信、血脈、經水、經月、經汁血、經血、經事、經脈、經信、經候、信水、癸、癸水、朝信、潮水、水中金等。女子一般在十四歲左右月經即開始來潮,到五十歲左右,月經即自行斷絕,中間除妊娠及哺乳期外,通常一月來潮一次,每次持續(xù)約為3~7天。因其每月均按期而來,故稱。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