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互補色(藍色的互補色光是黃色)
本文目錄一覽:
- 1、
- 2、
- 3、
- 4、
- 5、
藍色的互補色。對比色。同類色。類似色。領近色。
(1)藍色的互補色為橙色
色環中任何兩色混所得的新色與另一原色互為補色,也稱余色。如綠與紅、黃與紫、藍與橙,皆屬補色關系,綠的補色是紅色,紅的補色是綠色。
(2)藍色對比色為黃色
兩種可以明顯區分的色彩,叫對比色。包括色相對比、明度對比、飽和度對比、冷暖對比、補色對比、色彩和消色的對比等。比如黃和藍、紫和綠、紅和青,任何色彩和黑、白、灰,深色和淺色,冷色和暖色,亮色和暗色都是對比色關系。
對比色包括互補色對比,還有對比色對比,中差色對比等:
互補色對比指在色相環上距離180度左右的顏色組對比,就是你說的幾種,視覺效果強烈刺激,色彩對比達到最大的程度。
對比色對比,指24色相環上間隔120左右的三色對比。如:品紅-黃-青、橙紅-黃綠-藍、黃橙-青綠-紫等視覺效果飽滿華麗,讓人覺得歡樂活躍,容易讓人興奮激動。
中差色對比是在24色相環上間隔90度的顏色對比,效果比較明快。
(3)藍色同類色為普藍
同類色指色相性質相同,但色度有深淺之分。在24色相環中,30度或45度范圍內的色彩。
(4)藍色同類色為藍紫色
在色環上任意90°角度以內的顏色,各色之間含有共同色素,故稱"類似色"。例如紅-紅橙-橙、黃-黃綠-綠、藍-藍紫-紫等均為類似色。
(5)藍色鄰近色色為黃綠色
色相環中相距60度,或者相隔三個數位的兩色,為鄰近色關系,屬中對比效果的色組。色相彼此近似,冷暖性質一致,色調統一和諧、感情特性一致。如:紅色與黃橙色、藍色與黃綠色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互補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對比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同類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類似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鄰近色
藍色、紅色的互補色是什么
藍色的互補色是黃色,紅色的互補色是青色。
拓展資料:
在光學中指兩種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而能產生白光時,則這兩種顏色就稱為“互為補色”。
德國生理學家黑林(Ewald Herring)于19世紀50年代提出顏色的互補處理(opponent process)理論。他不同意流行的楊-赫爾姆霍茲的三色素理論,認為人眼中有三對互補色處理機制,三對互補色是:藍黃,紅綠,黑白。
每一對中兩種不能同時出現,兩種互補,只能有一種占上風。三對互補機制輸出的信號大小比例不同,人眼色覺就不同。黑林提出這種理論是因為受到顏色負后象現象的支持。顏色負后象現象比如,長久注視紅花之后,再觀看白色背景,你會看到青色的花。
先注視紅花上的“十”字半分鐘,在看白紙,白紙上就會隱約顯示出青色的花來。如果花是黃的,白紙上就會顯示出藍色花,如果花是絳色,白紙上會顯示出綠色花。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 互補色
藍色的互補色 藍色和什么顏色互補
在光學中指兩種色光以適當地比例混合而能產生白色感覺時,則這兩種顏色就稱為“互為補色”。
紅色與綠色互補,
藍色與橙色互補,
紫色與黃色互補。
藍色跟什么色是互補色
藍色與黃色是互補色。
如果三原色光中某一種色光與某一種三原色光以外的色光等量相加后形成白光,則稱這兩種色光為互補色光。互補色光之間,能夠形成相互阻擋的效果。
德國生理學家黑林(Ewald Herring)于19世紀50年代提出顏色的互補處理(opponent process)理論,認為人眼中有三對互補色處理機制,三對互補色是:藍黃,紅綠,黑白。三對互補機制輸出的信號大小比例不同,人眼色覺就不同。三對互補色光:黃光與藍光、紅光與青光、綠光與品紅光。
藍光與黃光等量重疊后形成白光,因此,藍色與黃色是一對互補色。
擴展資料
相關理論:
德國生理學家黑林(Ewald Herring)于19世紀50年代提出顏色的互補處理(opponent process)理論。他不同意流行的楊-赫爾姆霍茲的三色素理論,認為人眼中有三對互補色處理機制,三對互補色是:藍黃,紅綠,黑白。每一對中兩種不能同時出現,兩種互補,只能有一種占上風。
三對互補機制輸出的信號大小比例不同,人眼色覺就不同。黑林提出這種理論是因為受到顏色負后象現象的支持。顏色負后象現象比如,長久注視紅花之后,再觀看白色背景,你會看到青色的花。先注視紅花上的“十”字半分鐘,在看白紙,白紙上就會隱約顯示出青色的花來。如果花是黃的,白紙上就會顯示出藍色花,如果花是絳色,白紙上會顯示出綠色花。
按照黑林的意思,紅綠是一對互補色,兩種色光相加等于白色。而按照我們日常對“紅”、“綠”的用法,紅綠兩種色光相加等于黃色光,而不是白色光,所以,或一對介于兩者之間的互補色。澄清這一點非常重要(后面我們談到流行的階段模型時還要談到)。
用黑林的理論可以這樣解釋負后象現象:當人眼長久注視紅色時,“紅綠”(紅青)機制中性點向綠色方向偏移,以至白色變成“綠色”(青色)。其實三色素理論解釋負后象現象更加直觀:當人眼長久注視紅色時,紅色敏感細胞敏感性降低,以至白色顯現出青色,即(B,G,R)由(1,1,1)變成(1,1,1-Δ);而(1,1,1-Δ)可以分解成白色(1-Δ,1-Δ,1-Δ)和青色(Δ,Δ,0)。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互補色
藍色的互補色是什么?
藍色的互補色是黃色。
光學中的互補色有紅色與青色(水藍色)互補,藍色與橙黃色互補,黃綠色與藍紫色互補,青綠色與品紅色互補。在光學中,兩種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而能產生白光時,則這兩種顏色就稱為“互為補色”。
美術中的色相環為紅黃藍(RYB)色相環,因此互補色略有差異,紅色與綠色互補,藍色與橙色互補,黃色與紫色互補。補色并列時,會引起強烈對比的色覺,會感到紅的更紅、綠的更綠。
光學中的互補色:
等量的紅光+綠光=黃光,互補于藍光。
等量的紅光+藍光=亮紫光,互補于綠光。
等量的綠光+藍光=青光(水藍色光),互補于紅光。
如果三原色光中某一種色光與某一種三原色光以外的色光等量相加后形成白光,則稱這兩種色光為互補色光。互補色光之間,能夠形成相互阻擋的效果。于是可知以下三對互補色光:黃光與藍光、紅光與青光、綠光與紫光。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