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銀行,為啥客戶經理愛給你推銷保險?分期北京武漢河北鎖定
“接到10個客戶里,可能只有1個能接受,有的客戶會覺得產品太復雜,聽介紹時間很長。”吳鑫告訴中新經緯。
除了銷售業績上的壓力,吳鑫直言,這兩年保險銷售的合規壓力也越來越大。“現在賣保險越來越合規,不能欺騙客戶,合規就需要和客戶講解清楚,也許客戶就不會買,因為買保險需要雙錄,雖然是保護消費者,也是保護我們銷售人員,但是會把很多可能的風險、全部條款都告訴客戶,在雙錄的時候會有一個機器人講出來,客戶同意就可以購買,有的客戶一聽有風險,就不買了。”
中新經緯了解到,通常,一家銀行網點只能合作三家保險公司。“年初會讓我們自己選,二級行有N個選項讓你選,自己行的保險公司是必選。”吳鑫透露。
上述保險經紀人對中新經緯表示,每個銀行主推的保險產品可能只有一兩款,而市場上的保險產品,保險經紀公司基本上都有,所以有的客戶會從銀行了解到產品后,再來找專業的保險經紀人幫忙對比,選擇一個性價比最高的。
談到銀行銷售保險的優勢時,楊澤云表示,首先,銀行的網點遠遠多于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借用銀行網點銷售保險產品,既可降低銷售成本和費用,還可精準定位客戶。其次,銀行職場可精準定位存款客戶,對其開展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營銷。第三,我國居民對于銀行的天然的信任感,銀行員工(或者說在銀行職場的人員)向銀行客戶推銷保險產品時,更容易達成交易。
在優勢之外,也存在一定劣勢。楊澤云說。
另外,目前保險公司在投資端存在一定壓力,對于長期儲蓄類業務的利差空間,新華保險副總裁兼總精算師龔興峰在業績發布會上提到,利差損風險是最為突出的因素之一。他認為,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產品設計端的風險管理,為長期保障提供合理的定價水平,避免出現極端的定價。
對于銀保合作,楊澤云談道,現實情況來看,對保險公司而言,銀行保險雖然是快速增加了保費規模,但銀行保險業務也面臨著費用高、業務價值低等問題。特別是對于一些中小保險公司而言,沒有了銀行保險業務,可能也基本上就沒有了全部業務。但要爭取到與銀行的合作,必須支付給銀行較高的費用,最終導致保險公司自身難以盈利。
“基于保險公司可持續性的原因,監管機構限制了中短期限理財性銀保產品的銷售,而要求保險公司銷售以長期的養老年金、普通壽險等為主的銀保產品。”楊澤云說。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