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多措并舉穩息差中國銀行光大銀行存款建設銀行貸款
資產端貸款利率持續下行,負債端居民儲蓄意愿卻不斷增強,銀行面對息差下行壓力,正在重塑資產負債結構。
多家上市銀行在中期業績會上均表示,下半年將加強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有效降低負債成本,力爭將凈息差控制在合理水平。
近期,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8.82萬億元,同比多增4.77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超過10萬億元。
各家上市銀行的中期業績數據也印證了儲蓄意愿增強的趨勢。據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廖林介紹,上半年,工行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含同業存款)突破30萬億元,增量首次突破3萬億元。
截至6月底,中國農業銀行的全口徑存款余額達26.3萬億元,新增超過2.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7%。其中,對公客戶存款達8.9萬億元,新增8411億元;個人儲蓄存款達14.2萬億元,新增1.26萬億元。
截至6月底,中國建設銀行吸收存款達24.1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07%。境內個人存款余額12.3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8萬億元。
中國銀行也不例外,據中國銀行行長劉金介紹,上半年,中國銀行集團客戶存款占比提升了1.9個百分點,境內人民幣存款增量突破1.2萬億元。
多家中小商業銀行的存款余額也創出新高。重慶銀行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重慶銀行各項存款余額達3767.4億元,較年初增長11.2%,增幅創近6年新高,增量亦高于去年全年水平。
“2021年,我國持續鞏固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成果,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流動性合理充裕,帶動銀行業負債端持續穩健發展。”9月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正式發布《2022年度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就負債端變化趨勢指出,2022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根據宏觀形勢變化靠前發力,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繼續實現較快增長。
負債端儲蓄意愿不斷增強,資產端貸款利率持續下行,上半年上市銀行凈息差繼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收窄。
上半年,6家國有大行的凈息差數據由高到低依次來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27%,同比減少10個基點;建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09%,同比減少4個基點;工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03%,同比減少9個基點;農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02%,同比下降10個基點;中國銀行凈息差則與上年同期持平,為1.76%;交行凈利息收益率為1.53%,同比下降2個基點。
股份制銀行的凈息差也同比下降。據中期業績數據,招商銀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44%,同比下降5個基點;平安銀行凈息差則較去年同期下降7個基點至2.76%。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李茜認為,在資產端,上半年受寬信用政策實施、有效信貸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信貸增長乏力,且LPR多次下調,貸款收益率呈下降趨勢。負債端方面,商業銀行之間的存款競爭壓力依然較大,核心存款成本相對剛性,負債端結構及成本調控難度較大,存款利率下調幅度不及資產端收益率下降幅度。
對于凈息差的預期,多家上市銀行高管均表示“存在下行壓力”。交行副行長郭莽表示,低利率市場環境下,接下來商業銀行的息差都可能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郭莽認為,從資產端看,前期LPR下調、二季度新發放貸款利率較快下降,對息差的影響將持續體現,對后續生息資產收益率帶來下行壓力。從負債端來看,受居民和企業投資及消費意愿下滑的影響,存款定期化趨勢較明顯,負債成本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剛性。
為緩解貸款利率下行對息差造成的影響、維持凈息差穩定,各家銀行采取了多項措施。
郵儲銀行在資產端調整了資產結構,加大了差異化優勢信貸的投放,在資產端總體保持了較好的風險定價水平。在負債端,該行持續推進負債成本下降,特別是大力度壓縮3年期和5年期存款,穩定付息率水平的同時,存款的付息率下降了1個基點。
平安銀行表示,將鞏固存款基礎,不斷優化負債結構,并持續做大優質資產規模,提升產品精細化、差異化定價能力。招商銀行透露,該行將在資產端做好大類資產配置、靈活安排投資類資產投放,負債端將堅持以低成本核心存款增長為主,加強對高成本存款的限額管控。光大銀行執行董事、行長付萬軍認為,要穩住息差,關鍵必須要控制好負債成本?!耙环矫嬉獓栏窆芸馗叱杀矩搨?,另一方面,必須要通過客群做大,做大流量、做強交易、做多結算,能夠吸收更多活期或者低成本負債。”付萬軍表示。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