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勝:穩步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權益貸款鎖定額度香港
》,建立本外幣一體化的銀行境外貸款政策框架,將銀行境外貸款相關的跨境資金流動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政策框架,加強銀行境外貸款與跨境擔保、境外投資等業務聯動管理。二是完善企業境外放款管理。2017年,外匯局實施本外幣全口徑境外放款管理,統一境內機構境外放款業務的人民幣和外幣管理原則,推動本外幣政策發揮協同效應,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支持企業境外發展。
一是穩步推進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改革。2016年以來,外匯局先后統一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管理原則,簡化審批管理,逐步放寬匯兌限制,取消本金鎖定期要求。2020年經國務院批準,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以及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我國金融市場。此舉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里程碑事件。二是不斷完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外匯管理制度。2013年,統一各類QDII機構外匯管理政策,優化匯兌管理方式。2018年以來,外匯局按照宏觀審慎管理思路,綜合考慮機構管理資產規模、內控合規等因素,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額度發放機制。適時啟動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規則化、常態化發放工作,持續完善額度發放機制,滿足境內投資者對外證券投資的合理需求。據外匯局統計,截至2021年末,共有174家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機構累計獲得1575億美元境外證券投資額度。
一是穩步推進股票發行市場開放。支持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有序發展,規范相關資金匯兌和使用。有序支持多家優質紅籌企業回歸境內上市,規范存托憑證跨境資金管理,積極支持科創板建立發展及“滬倫通”落地擴容。二是不斷拓展互聯互通機制。從2014年起,外匯局會同相關金融管理部門陸續推動滬深港通、內地與香港基金產品互認、中日ETF、滬港/深港ETF、跨境理財通等落地實施,不斷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支持境內與香港金融市場協同發展。三是穩慎推進境內衍生品市場對外開放。境內期貨期權開放品種日益豐富,配套外匯管理政策不斷完善。自2018年起,原油、鐵礦石、精對苯二甲酸(PTA)以及20號膠期貨等陸續作為特定品種向國際投資者開放。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有效拓展,多渠道開放資本市場格局基本形式。截至2021年末,外資持有境內流通股市值約占A股流通總市值的5%。
為了支持債券發行市場對外開放,外匯局不斷規范境外機構來華發行熊貓債相關匯兌管理。自2016年起,外匯局會同有關部門著力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高水平開放,引入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者,不設投資額度限制,不斷放松匯兌限制。整合債券市場開放渠道,允許同一投資者不同投資渠道所持債券和資金雙向劃轉。先后推動債券通“北向通”和“南向通”開通落地。允許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投資者開展外匯風險對沖,不斷優化境外投資者境內債券投資項下外匯風險管理。2022年5月,為了統籌推進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外匯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兩個市場的準入標準,簡化入市流程,完善跨境資金管理。近年來,彭博、摩根大通和富時羅素先后將我國國債納入主流債券指數,進一步說明全球機構投資者對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成果的認可。截至2021年末,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規模約占債券市場總規模的3%。
外匯局在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過程中,始終堅持風險防控與改革開放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是統籌國內國際宏觀經濟形勢、金融體系建設發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等因素,合理把握各項開放舉措的時、度、序,穩步建立健全“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不斷推進開放條件下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二是主動采取措施,及時應對國際經濟金融環境變化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市場帶來的負面沖擊,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切實做好逆周期市場化調節,加強市場預期引導,有效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三是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測和外匯市場研判,建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的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豐富和完善政策工具箱,及時發現并處置趨勢性、苗頭性問題,積極防范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問題,有效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外匯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穩妥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提升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落腳點,持續深化相關領域外匯管理改革。穩慎推進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健全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序擴大外債便利化試點范圍;加強企業境外放款、銀行境外貸款與跨境擔保、境外投資等業務聯動管理;進一步提升資本項目跨境業務數字化水平。二是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以推進金融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為重點,統籌交易和匯兌環節、本幣和外幣管理,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不斷提升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便利化水平,有序滿足境內投資者配置境外金融資產的合理需求。三是構建與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風險防控體系。堅持底線思維,完善與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相適應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測分析,強化外匯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切實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和外匯市場穩定。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