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短期內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是一種常態,不會出現“單邊市”外匯
9月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對于人民幣匯率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指出,人民幣長期的趨勢應該是明確的,未來世界對人民幣的認可度會不斷增強。從短期來看,雙向波動是一種常態,不會出現“單邊市”。“但是匯率的點位是測不準的,大家不要去賭某個點。合理均衡、基本穩定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我們也有實力支撐,我覺得不會出事,也不允許出事。”
劉國強表示,因為中國是開放經濟,所以人民幣匯率必然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近期主要是美國加碼貨幣政策調整,美元今年以來升值了14.6%,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籃子里其他儲備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貶值,人民幣也貶值了8%左右。
劉國強補充道,但和其他非美元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是最小的。比如1-8月歐元貶值了12%,英鎊貶值了14%,日元貶值了17%。在SDR籃子里,人民幣除了對美元貶值以外,對非美元貨幣都是升值的。“基本情況是美元升值了,人民幣也升值了,但美元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要大一些。所以,人民幣并沒有出現全面的貶值。”
此外,劉國強表示,除了看匯率也要關注市場運行變化情況。目前來看中國外匯市場運行正常,跨境資金流動有序,受美國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雖然有影響,但是影響可控。這既得益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比較強。“目前我非常相信經濟又進入了一個上行的階段,另外也得益于中國的匯率機制,我們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宏觀審慎的管理不斷完善,匯率的彈性也明顯增強,這樣就比較好地發揮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
關于貨幣政策,劉國強表示,貨幣政策是為經濟服務的,不同國家的經濟基本面不一樣,金融環境不一樣,貨幣政策也理所當然應該不同。中國作為經濟大國,更應該立足自己的國情自主實施貨幣政策。“疫情發生以后,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使我國有條件也有必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沒有實施非常規貨幣政策,沒有把工具箱掏空。所以當前中國貨幣政策的空間還比較充足,政策工具豐富,既不缺價格工具,也不缺數量工具。”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力有度有效用好政策工具,兼顧好穩增長、穩就業與穩通脹的關系,應對好各種風險挑戰。”劉國強稱。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