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數字科技正在成為重塑新型健康銀企關系的基石與底座北京安全建設銀行額度風控
9月2日消息 今日,2022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以“開放融合 綠色未來”為主題,共同探索中國金融業開放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描繪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紀志宏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培育塑造互惠共贏健康長久的新型銀企合作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
首先,要以互惠共贏理念塑造健康銀企關系。中國是一個間接融資的大國,健康的銀企關系是金融安全、金融穩健的關鍵,塑造健康共贏、健康長久的銀企關系,有助于市場主體渡難關、發展壯大,也有助于推動銀行機構持續發展,增強韌性。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銀企關系模式,不同的模式各有優劣??傮w而言,都具有公平對等、相對穩定、合理競爭和合作共贏等關鍵的特征。
紀志宏認為,隨著信息成本越來越可控,銀企關系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居民關系,軟信息的占有開始逐步公開化、外部化,維系新型銀企關系的紐帶,更多轉變為銀企雙方遵守共同的契約和法規。銀企之間的長期合作共享,也有利于形成更加穩定和高效的組織邊界。
此外,建設合作共贏的銀企關系,紀志宏認為,關鍵是要用好技術變革這個外部的力量,真正圍繞社會的痛點、難點,有效擴展金融服務的邊界,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歷史上由于經營的慣性、能力的不足、工具的缺失,我們在塑造健康的銀企關系上存在不少短板?!奔o志宏說道,“近年來,數字科技蓬勃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新邏輯和新方法。以此為支撐,建設銀行全面推進普惠金融、住房租賃和金融科技戰略,用實際行動解決社會的痛點和難點。數字科技正在成為我們重塑新型健康銀企關系的基石與底座?!?
對于,以數字科技手段踐行互惠共贏,紀志宏認為,首先是打破信息壁壘,促進公平、對等,營造透明的銀企溝通機制,是降低中小企業逆向選擇道德風險的關鍵。
“五年前,建設銀行率先啟動普惠金融戰略,摒棄單純依靠財務報表的信用評價體系,全面引入內外部多維數據,開展信用評估,大幅提高了企業篩選的精準性、企業授信額度的準確性和信貸服務的及時性。截止6月末,建設銀行普惠貸款余額達到2.14萬億,已成為全社會普惠金融供給最大的金融機構?!奔o志宏分享道。
其次是釋放平臺效益,深化長期合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對銀行的服務訴求已不再限于信貸業務,更需要銀行利用自身科技金融的數據優勢,承擔起調節各方利益的組織者的作用。在促進普惠金融發展,激發自主創新等問題上,展現新作為。
然后是支持開放共享,推動良性競合。數字經濟時代,要求必須開放共享的思維,共建新生態。隨著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發展,數字科技將更有效激發產融結合的信息效應和決策效應,推動更加優質穩定的銀行信用替代商業信用,實現金融生態與企業生態相容并進。
最后是是助力降本增效,實現互利共贏。為各類市場主體賦能減負的同時,銀行也依托數字科技,通過精準畫像、批量獲客,自動檢測系統審批等方式,有效降低了自身的操作成本、風險成本,從而為銀行結構調整提供了新的空間。
“五年來,建設銀行普惠貸款余額占比從2.5%上升到12%,新增占比從1.3%上升到21%,得益于數字風控體系的建設。普惠貸款不良率始終在1%以下,為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打開了空間。新發放貸款利率下降2個多百分點,實現銀企成本的共降和利益的共享?!奔o志宏說。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