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張文才:未來將加大對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碳減排技術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債券北京基金貸款
9月2日消息 今日,2022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以“開放融合 綠色未來”為主題,共同探索中國金融業開放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描繪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張文才就政策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企業發展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他介紹了1994年,在我國金融體系改革中,政策性金融應運而生。28年來,政策性金融作為重要的逆周期、跨周期調節工具,在關鍵時期落實國家政策,為重點領域提供金融支持,抵御外部沖擊,熨平經濟波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他表示進出口銀行,緊緊圍繞對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銀行的定位,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支持貿易高質量發展。持續加大政策性資金供給,針對的開展金融創新,著力支持企業保訂單、保履約、保市場。二是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一帶一路”貸款余額占全行貸款超過40%,支持了匈塞鐵路、中老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引領性項目。 三是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此,他特別指出,進出口銀行制造業貸款占境內貸款比重維持在40%以上,其中,約七成是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四是將發展綠色金融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支點,構建涵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咨詢、綠色基金等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五是構建“轉貸+直貸”雙貸模式,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張文才表示,下一步進出口行將重點圍繞以下幾方面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
一是支持創新發展;二是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雙城經濟圈等重點區域,在金融資源配置、配套政策等方面,精準對接區域協調發展需要;三是積極發展綠色金融,運用好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綜合金融服務,加大對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碳減排技術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四是支持服務企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五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強化科技賦能,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