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暉談大資管:如何更好發揮金融功能,為居民財富增值添磚加瓦債券北京基金理財風控
9月2日消息 今日,2022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以“開放融合 綠色未來”為主題,共同探索中國金融業開放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描繪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
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暉在演講中指出,2022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后的第一年,資管行業開啟了凈值化轉型的新篇章。當下,站在資管行業發展的新起點,如何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推動資管機構跨周期配置,是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黃朝暉表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為資管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方面,居民財富增長和資產結構優化,為財富管理市場帶來新機遇。2021年中國居民財富總量達687萬億,位居全球第二。居民收入持續提升、居民財富結構深刻變化,帶動了財富管理需求迅速增長。
另一方面,監管指導及政策相繼出臺,極大推動了行業健康發展。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對引導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此外,金融科技的發展也極大改善了財富市場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多的客戶通過線上多種形式進行投資、接觸到更多樣的金融產品,越來越多的資管機構通過數字化變革持續精進客戶服務。數字化浪潮正深刻改變著金融的可獲得性及體驗感,也推動著資管機構在普惠金融的道路上步穩蹄疾。
但同時黃朝暉也提出,要意識到,在經濟結構轉型且凈值化時代正式拉開序幕的雙重背景下,資管機構目前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一是現階段,資本市場的新增參與者面臨理念和習慣的轉變,收益風險承受能力與期望的收益目標存在一定的不匹配。二是與發達的國際市場相比,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產品種類相對單一,難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此外,以第三支柱為代表的養老理財、養老目標基金等特殊金融產品,目前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
面對歷史性的機遇和挑戰,大資管行業如何乘勢而上,如何更好發揮金融功能,為居民財富增值添磚加瓦?
黃朝暉表示,以券商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一步提升業務能力,推動資管業務發展:第一,立足國家和市場需求,進一步開發創設長期優質資產。借助資產發掘、盡職調查、資產定價方面的天然優勢,開發創設兼具收益及社會效益的優質資產。通過企業公開上市輔導業務、債券發行業務與股權并購重組業務等,根據各類型融資方的具體情況,有效引導其進入與之相匹配的資本市場,創設優質項目資產。除此之外,券商等金融機構也可以在傳統金融工具基礎之上結合國際經驗與中國資本市場特色進行創新實踐,為財富管理行業提供新的資產配置思路。
第二,持續強化投研能力。構建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的投研體系,提高投研人員占比,做好投研能力的積累與傳承,扭轉過度依賴明星經理的發展模式。
第三,不斷加強客戶服務能力。牢牢樹立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營銷理念,提升產品與客戶需求的契合程度、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為客戶服務賦能;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創新投資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持續完善銷售體系內部考核激勵機制,切實改變“重首發、輕持營”的現象,可以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收益等納入考核指標;全面深化投資者教育工作,科學搭建投教工作評估體系,助力形成體系明確、爭相發力的財富管理行業投教新局面。
第四,著力完善風險管理機制。持續強化投研內控建設,加強對投資交易的監測分析與跟蹤檢驗,有效發揮研究、交易、風控、合規、監察等各環節的監督制衡作用,帶頭提高行業規范化水平,維護投資者利益。借助金融科技進行賦能,強化流動性風險管理,提高信用風險識別能力,增強市場風險抵御能力,牢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