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二季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達367.7萬億元,同比增速9.4%中國銀行債券存款定期存款激活
著下半年穩增長、促經濟、保民生等多項舉措助力穩住經濟大盤,銀行業資產質量將得到邊際改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進一步增強經營穩健性,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加強全面風險管理,以高質量風險管控助力金融穩定與金融安全。
2021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推進發展轉型,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推進管理運營的全面數字化革新。隨著戰略性業務布局持續深化,新興行業及重點區域服務模式不斷完善,商業銀行改革轉型新動能不斷積聚。
一是公司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在國家政策與監管部門推動下,銀行業金融機構公司治理不斷完善。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持續推進,國有銀行機構普遍在章程中明確了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持續強化黨的領導,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之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進一步加強;規范治理體系,提升“三會一層”履職效能,多元化的股權結構逐步形成,獨立運作、有效制衡、協調發展的公司治理運作機制日益完善;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激發經營活力,同時強化外部市場約束,優化治理環境;加大溝通力度,增強信息披露主動性;注重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大支持。
二是財富管理業務加快轉型升級。在政策指引以及銀行業自身推動下,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前景廣闊。順應經濟結構轉型和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趨勢,加快發展財富管理業務,積極參與到“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的“大資管”鏈條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需求。一方面正在實現從賣方模式向買方模式轉型,持續加強投研團隊建設,提升產品篩選能力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另一方面進一步推進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加強內外部合作,構建財富管理生態圈。
三是數字化發展新模式加速構建。隨著數字經濟逐漸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銀行業金融機構圍繞“數據+技術+平臺”,持續加大數字化轉型資源投入,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數量持續增長,通過對業務經營、數據治理、金融科技、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等各個層面的數字化改造,構建更穩定、可持續的銀行數字化發展新模式,不斷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同時著眼于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智能客戶服務模式,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探索基于服務體驗、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質量的數字化轉型發展。
2021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安排,優化信貸供給結構,高效配置金融資源,聚焦科技創新、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持續發力、集中發力、精準發力,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增質提效。
一是大力支持高水平科技創新自立自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一系列重要要求。銀行業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的決策部署,加大對科技企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資金支持,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科創金融新模式,擴大特色科技金融產品覆蓋面,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持續完善科創金融風險管理機制,提升科創金融綜合服務水平。截至202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2%,較全部貸款平均增速高12.1個百分點;共設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專營機構959家,同比增長14.4%。
二是推動雙碳目標下的綠色金融發展。2021年以來,中國綠色發展進入新階段,在雙碳目標指引下,“1+N”政策體系逐步構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新階段。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9.55萬億元,同比增長40.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9.6個百分點。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余額分別為8萬億元和4.93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余額的66.2%。與此同時,生物多樣性保護成為綠色金融支持新領域,深入挖掘轉型金融潛力,信息披露日益強化。
三是多措并舉服務新市民。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通過加強創業就業金融信貸支持、優化住房金融服務、創新模式保障新市民教育養老、提升服務能力等舉措,不斷增強新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形成培育新市民金融服務體系的良好土壤,讓金融服務更有“溫度”,幫助新市民群體在城市安居樂業。
四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功能優勢凸顯。面對新形勢下不良資產處置需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充分發揮風險處置功能齊全優勢,集中資源介入不良資產處置、高風險金融機構托管救助、中小金融機構兼并重組、國有企業主輔剝離、大型實體企業紓困、企業違約債券收購等,通過風險隔離和集中處置,穩妥有序化解金融風險,維護經濟發展大局穩定成效顯著。新發展格局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將持續深耕不良資產市場,不斷延伸主業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打造“大不良”經營格局,借助金融科技創新資產處置手段和風險管理模式,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產價值,維護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
五是深耕養老金融服務領域。當前我國養老金融政策體系日趨完善,養老金、養老產業、養老服務等金融領域發展迅速。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優化組織架構,完善企業級、戰略級服務體系構建,提升全生命周期資產配置能力,完善客戶增長、促活、成長體系搭建,優化渠道布局,加強社區交互,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需求,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健康養老需求。
下一階段,面對依然復雜動蕩的國際局勢,充分發揮金融職能,全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要使命和責任。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繼續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加強對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強基固本,提質增效,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