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六部門發文 在重慶建立綠色金改創新試驗區安全貸款重慶
8月2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六部門共同印發《重慶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經過5年左右努力,要在重慶市基本建立組織多元、產品豐富、政策有力、市場運行安全高效的綠色金融體系。
在培育發展綠色金融市場體系方面,《方案》提出,鼓勵全國性金融機構在渝分支機構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豐富綠色金融服務主體。培育優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探索初始配額有償使用制度,發展農林行業碳匯,探索碳資產配額回購、核證自愿減排量置換等融資業務的可行性。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綠色建筑性能保險等保險產品創新,豐富綠色保險產品與服務。創新綠色供應鏈融資服務,助力中小企業綠色轉型。
在建立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方面,《方案》要求開展金融服務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試點,引導金融資源支持高效節能裝備制造、先進環保裝備制造、資源循環利用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和綠色船舶制造。開展金融支持綠色建筑試點,在兩江新區和渝中區先行先試,重點支持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裝配式建筑開發與使用。開展金融支持綠色交通試點,在渝中區和江北區先行先試,引導金融資源流向智能綠色交通體系、城鄉公共交通系統、綠色貨運、航電樞紐等。開展金融支持生態農林和生態旅游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在萬州區和南岸區先行先試,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在建設數字化綠色金融基礎設施方面,《方案》明確,開發建設“長江綠融通”綠色金融服務系統。建立智能化綠色金融統計監測與評估考核體系,為監管部門實施差異化監管與政策激勵提供依據。利用“長江綠融通”健全重大環境風險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負面信息分類管理機制。將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與綠色項目申請掛鉤,依法依規懲戒企業環境違法失信行為。加強跨部門聯動,嚴格防范“洗綠”“漂綠”等行為。
此外,《方案》提出建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保障體制,包括發揮好貨幣信貸政策的支持引導作用,研究建立更多創新性的激勵約束機制;聯合政府、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打造重慶市綠色金融決策咨詢智庫,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長江綠融通”等系統,鼓勵金融機構將其作為企業貸款授信的依據之一。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