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家城商行理財能力大比拼華融湘江銀行權益重慶重慶銀行長沙銀行
來源:普益標準
摘要
2022年2季度,銀行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和單項排名結果如下:
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蘇銀理財、南銀理財、寧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北京銀行、杭銀理財、漢口銀行、天津銀行。
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寧銀理財、杭銀理財、蘇銀理財、南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中原銀行、北京銀行、漢口銀行。
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南銀理財、蘇銀理財、寧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天津銀行、廣州銀行、長沙銀行和華融湘江銀行。
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寧銀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杭銀理財、北京銀行、長沙銀行、華融湘江銀行、漢口銀行。
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蘇銀理財、上銀理財、南銀理財、青銀理財、蘇州銀行、寧銀理財、長安銀行、徽銀理財、重慶三峽銀行和重慶銀行。
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蘇銀理財、貴州銀行、南銀理財、北京銀行、天津銀行、長安銀行、青銀理財、上銀理財、昆侖銀行和盛京銀行。
2022年2季度,蘇銀理財在運營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方面均位列城商系理財機構首位,收益能力位列第二,發行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位列第三,故其理財能力綜合得分居于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一位;南銀理財收益能力位居城商系理財機構首位,產品研發能力位居第二,運營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得分均位列第三,各單項表現均較為突出,使其綜合得分位居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二位;寧銀理財發行能力和產品研發能力得分均居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一位,收益能力位列第三,2季度理財能力綜合排名位居城商系理財機構第三位。
表1:
銀行理財能力綜合排行榜(2022年2季度)
城商系理財機構:
在7.0版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指標體系中,對發行能力的計算主要考慮了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總量、凈值產品發行能力(包括個人凈值產品存續規模及占比、凈值產品存續規模增速和增長規模),以及營銷渠道建設情況。相較于上一版指標體系,新版指標體系中不再考慮預期收益型理財的規模。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2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18051款,存續規模約為5.40萬億元。
2022年2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發行能力平均分為11.07,較1季度下降0.30分,較全國性理財機構低7.50分,兩者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凈值型產品發行能力方面,115家理財機構凈值型產品存續規模累計增量剛過1000億元,與全國性理財機構差距較大。
表2:發行能力排行榜(2022年2季度)
城商系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排名前十的
依次為南銀理財、蘇銀理財、寧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青銀理財、天津銀行、廣州銀行、長沙銀行和華融湘江銀行;
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指標體系中,收益能力主要針對現金管理型、固定收益型、混合型、權益型產品進行考察(暫不考慮金融衍生品類)。其中,現金管理型產品與固定收益型產品主要考察產品的絕對收益(七日年化收益與近期收益表現);混合型產品與權益型產品主要考察產品的風險調整后收益。此外,根據普益標準開發的產品評級模型,收益能力得分還有納入對各理財機構星級產品數量考察,關注各機構星級產品情況。
2022年2季度收益能力排名中,城商系理財機構總體收益得分均值為16.74分,排名前十家城商系理財機構總體收益得分均值為20.46分,內部存有一定分化,整體來看城商系理財機構總體收益能力不及全國性理財機構,但頭部機構對比中,城商系理財機構綜合收益表現優于全國性理財機構。
表3:收益能力排行榜(2022年2季度)
城商系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寧銀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上銀理財、徽銀理財、杭銀理財、北京銀行、長沙銀行、華融湘江銀行、漢口銀行;
2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產品研發能力平均得分為7.34,較1季度小幅下降0.09分,而排名前十的城商系理財機構平均得分為11.39分,較1季度上升0.29。
因此,可以看出,城商系理財機構間產品研發能力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增強。
此外,與全國性理財機構相比(前十平均分15.48),城商系理財機構產品研發能力在存續產品數量、在售產品豐富性、私募產品布局、產品創新能力等方面仍有較大優化空間。
表4:產品研發能力排行榜(2022年2季度)
城商系理財機構:
城商系理財機構
排名前十的
依次為蘇銀理財、上銀理財、南銀理財、青銀理財、蘇州銀行、寧銀理財、長安銀行、徽銀理財、重慶三峽銀行和重慶銀行;
運營管理能力從理財業務條線架構、人才體系建設、科技系統建設、風險控制措施、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考察理財機構理財業務的運營管理能力,并對理財業務合規性進行跟蹤考察。
2季度,城商系理財機構整體運營得分均值13.03分,不及全國性理財機構(得分均值16.97分),但頭部城商系理財機構運營管理能力表現亮眼,排名前十機構得分均值為16.77分,與全國性理財機構相當。整體上,與全國性理財機構相比,城商系理財機構在人才儲備、金融科技投入等方面處于劣勢,后續城商系理財機構應盡快完善管理團隊,進一步優化業務條線架構,同時應強化風險管理,提高綜合化運營管理能力。
表5:運營管理能力排行榜(2022年2季度)
城商系理財機構:
信息披露規范性從客戶更為關切的角度出發進行評價,強調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更強調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同時也全方面的考察理財產品各要素信息披露情況,綜合反映理財機構理財業務相關信息披露情況。
相比較全國性理財機構,頭部城商系理財機構信披質量相對較好。
具體來看,排名前十的城商系理財機構信息披露平均分為14.22分,優于全國性理財機構。
整體來看,城商系理財機構信披平均分為12.58分,信息披露存在一定分化現象,信息披露工作有待于持續改善。
表6:信息披露規范性排行榜(2022年2季度)
城商系理財機構:
2022年2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的評估問卷分數,得分如下:
表7:評估問卷得分(2022年2季度)
城商系理財機構: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