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雙碳”投資賽道又長又寬又厚基金
8月20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舉辦的“2022夏季峰會——金融助力穩增長與財富管理高質量發展”在京召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分享了“雙碳”下的投資思考,提出要樹立新投資理念,助力經濟可持續發展。
陳文輝的投資思考包括五方面:第一,“雙碳”將帶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第二,“雙碳”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潛力巨大,該領域具備國際共識且在未來有著高度的確定性;第三,“雙碳”領域需要大量資本和金融的支持與引導,以保障社會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轉型的可持續性;第四,“雙碳”與數字經濟相結合將催生新的爆發式經濟增長,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便是一個生動案例;第五,“雙碳”領域的長期投資特性,將促使機構把握經濟基本規律,不受短期事件干擾,避免泡沫投資。
陳文輝談及,“雙碳”是一條又長又寬又厚的投資賽道。“長”是指我國提出“30/60”年目標,意味著這個賽道可以一直延續到本世紀中葉,至少還有30-40年的投資期。“寬”意味著這個賽道的大量相關產業現在仍處于萌芽期。隨著綠色能源和減碳技術進步,降碳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行業將被納入“雙碳”賽道,會不斷衍生出新產業。“厚”則說明“雙碳”實施過程中會不斷遇到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又會形成新產業、新業態。
陳文輝認為,要達到碳中和目標,需要海量資金,需要資本和金融的支持和引導,特別是初期,需要金融投資政策包括國家財稅等政策支持。
陳文輝表示,“雙碳”投資可關注的重點領域包括可再生能源、綠色基礎設施等,特別是儲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投資者還可關注碳資產、碳交易市場后續發展情況。“雙碳”與數字經濟結合,比較容易產生有爆發力的投資機會,比如說新能源汽車。
對于“雙碳”投資中要把握的規律,陳文輝認為,要把握周期性。從金融的角度而言有兩個需要注意的事項:一是銀行信貸要穩妥有序退出高碳資產,必須把握好退出節奏;二是防止投資過熱滋生泡沫。現在資金一哄而上,容易產生很多泡沫,這是一個要引起關注的問題,投資人要把握好產業發展規律。
陳文輝表示,類似社保基金這樣的大資金要從資產配置的角度關注“雙碳”。此前社保基金的資產配置更多關注各類資產的均衡以分散風險,但面對由“雙碳”推動的能源變遷、重塑經濟發展底層邏輯、經濟社會大變革,要改變均衡思維,加大“雙碳”領域的資產配置,才能在未來取得更好的收益。
陳文輝指出,“雙碳”對全人類來說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如果(發展模式)不轉型,必將帶來災難性后果;如果不計成本地推動轉型,會帶來很多經濟上的問題,比如引發滯脹和經濟衰退,進而引發社會問題,這也將是一場災難。只有通過資本推動技術進步,在保證經濟可持續的條件下實現轉型,帶來整個社會治理的創新,才是人類文明飛躍的又一次機會。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