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和林:數字經濟需尋覓區域突破點上海嘉興安徽江蘇蘇州
近期,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進先行先試的若干舉措》(下稱《舉措》),從積極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等5個方面推出20條舉措,共同推進示范區數字經濟領域創新舉措率先落地,加快推動示范區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以應用場景牽引技術創新,培育數字經濟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打造數字化轉型發展先行區。
長三角地區具有良好的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數據顯示,2020年長三角數字經濟規模占區域GDP比重約為44%,約占全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的四分之一。在此前發布的《長三角示范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指出,到2035年,該地區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80%以上。長三角地區大力建設數字基建,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注重數字應用,完善數字公共服務,一手促創新,一手促營商環境優化,積極吸引外部投資和人才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在該文件所列的舉措中,多方面體現了“先行先試”。
比如在推進新型信息基建一體化建設方面,提出“進一步精簡信息管線、通信基站、機房等建設審批手續”,以簡化的方式推動數字基建的發展。比如在開展數字經濟應用場景示范點方面,提出“辦好長三角國際創新挑戰賽”,利用平臺開放來實現數字經濟的創新。比如在產業數字化方面,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出“支持示范區建設工業互聯網先行區”。
筆者認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推進數字經濟先行先試,要明確區域的優勢,找到突破點,形成一體化數字經濟發展合力。
首先,利用先進制造業優勢,促進數字技術研發與夯實數字產業化發展基礎,打造長江一體化數字經濟發展“硬實力”。《舉措》明確指出,支持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共同打造數字長三角實踐引領區,聚焦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等重點領域。上海青浦可以將重心放在研發上,諸如核心電子器件研發和高端通用芯片設計,背靠上海豐富的院校資源,可以實現研發上的突破,而吳江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專注于裝備制造和生產,以高端設備制造來形成產業區塊。嘉善可以著眼于數字技術的場景應用,將大量數字創新與實踐結合。
其次,利用長三角地區不同區域的工業、服務業發展特點,疏通數字技術與服務轉化渠道,促進產業數字化進程,提高社會生產數字化水平。安徽有江淮汽車等傳統工業,江蘇有多個先進制造業集聚區,浙江和上海則是數字技術研發應用與平臺開發的重點區域,他們之間的結合有助于數字技術在迭代中進一步落地應用,更好地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最后,除了提升硬實力和數字融合能力,軟實力也不可忽視,需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技術、產品和服務,改善區域公共服務領域的短板,讓數字經濟惠及更多人民群眾。具體包括:進一步確立經濟發展的規則,要著眼于數字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完善監管監督機制,減少數字產業潛在的負外部性;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從供給方向需求方流動,讓數據發揮應有的價值;同時要以數字政府優化公共數字服務供給,推動建設智慧城市,以數字政府的方式,帶活一批數字企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將數字技術和老百姓衣食住行聯系起來,促進數字技術和服務的落地。
綜上,筆者認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在全國范圍來看,擁有較好的數字經濟基礎,在《舉措》等文件的指引下,應明確區域優勢,找到發展突破點,差異化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硬實力,擴展豐富軟實力,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讓數字經濟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 盤和林 )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