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服務臨港新片區這三年:政策落地、創新引領、科技賦能、集團協同
2022年8月20日,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迎來掛牌三周年。三年來,浦發銀行積極響應新片區建設號召,助力推動更開放、更便利、更自由的政策試行,秉持“資金支持倍增、服務規模倍增、引領新片區金融制度創新和引領新片區金融開放”的“雙倍增、雙引領”發展目標,強化金融創新,加大科技賦能,發揮集團協同優勢,多管齊下,持續發力,為做好新片區金融服務貢獻浦發力量。截至目前,浦發銀行已累計為新片區內企業提供近150億元的資金支持。
圍繞新片區新政策、新趨勢,三年間,浦發銀行全維度參與了本外幣合一的全功能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境內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取消人民幣資本金賬戶、離岸經貿等20多項新片區金融創新業務。
2022年初,臨港新片區推出了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政策。政策推出后,浦發銀行在做好政策宣導的同時,積極將政策轉化為金融創新,為新片區重點產業的客戶提供服務。
高新技術企業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嘗鮮”的企業。該公司主營半導體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跨境收支業務較為頻繁且對支付的時間要求較高。浦發銀行為其提供了經常項目便利化的服務,企業可憑收付款指令直接辦理跨境收付,很大程度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主營皮膚病生物藥品的研發與銷售的晨笛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對資本金便捷使用提出要求,浦發銀行基于“取消資本項目-結匯待支付賬戶管理要求”,指導企業通過資本金意愿結匯,直接劃轉至基本賬戶使用,無需提供支付命令函,企業資本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在政策賦能的同時,浦發銀行也充分發揮數字化先行優勢,科技賦能,持續提升企業便利化服務的體驗,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增強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可得性。
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行不斷迭代升級系統,致力于為新片區企業提供高效服務,已先后上線FT網銀實時自由兌換、網銀白名單直通、跨境API、公司網銀跨境人民幣資本項目收匯境內劃轉等近30項服務,很大程度提高了金融服務的無感化。此外,浦發銀行還建立了數字化風控模型,采用積分的量化方式,通過提升項目事后監督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跨境金融服務的便利性。
三年間,浦發銀行支持新片區建設,已投放資金總量近150億元,發揮集團協同優勢,銀行、信托、租賃齊發力,全力支持新片區前沿產業集群發展和現代化新城建設。今年以來,已為臨港科技城海立方三期、久野星臨港新片區冷鏈倉庫、臻格生物CDMO生產基地、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臨港衛星研制等區內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此外,浦發銀行上海分行與浦銀租賃協同,參與支持新片區船舶及航空產業、新能源中運量公交等多個項目。
在政策的扶持下,新片區企業茁壯成長,對金融機構的服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浦發銀行作為業內率先推出新片區金融服務方案的金融機構,憑借在跨境金融、自貿金融等方面的領先優勢,陪伴企業共同發展,并根據企業需求持續更新迭代服務方案。不斷深入產業上下游的“毛細血管”,細化配套服務。
目前,浦發銀行推出與前沿產業集群、新型國際貿易、高能級全球航運樞紐以及跨境資產管理等四個重要產業相關的11個行業的服務方案,主要包括集成電路、跨境電商、離岸貿易、船舶管理、融資租賃等。
以服務新型國際貿易為例,浦發銀行已為江波龍集團、中石化煉油、萬基行等區內多家企業提供離岸貨物轉手和離岸加工項下的跨境金融服務,以及依托自貿賬戶體系提供高效便利的離岸經貿配套金融服務。截至7月末,年內累計結算金額達到60億元。
8月16日,“新型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在新片區上線,打通了金融機構、貿易企業及服務機構之間的“最后一公里”,有助于解決貿易企業融資難、金融機構資信依據少等痛點。浦發銀行作為首批參與試點的金融機構,在平臺上線當天為山東瑞鵬辦理了離岸經貿的付款,后續通過與平臺的深化合作,可實現批量化服務離岸貿易企業。
近日,新片區出臺了加快發展新興金融業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新片區立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一城一帶一灣”的戰略布局。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與新片區同心跨越、同向發力,共同推動金融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新片區跨境金融服務獨特優勢,為新片區發展邁向新征程再立新功。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