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通脹突破兩位數的G7國家出現了:英國外匯賬單
盡管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CPI同比漲幅從40年高位出現了回落。然而,這顯然并不意味著過去一年這場波及全球的高通脹風暴已經結束——本周三(8月17日),英國就成為了發達經濟體中最新一個被高通脹數據海嘯徹底“淹沒”的國家。
從歷史縱向對比看,這意味著,英國通脹率自1982年2月以來首度錄得了“兩位數”漲幅,為上世紀80年代撒切爾夫人擔任首相以來的最高水平。
目前,CPI漲幅緊隨英國之后的G7經濟體為美國(+8.5%)和意大利(+7.9%),而常年陷于通縮的日本(+2.4%)眼下則在控制通脹方面處境最好。
數據顯示,除7月CPI同比漲幅爆表外,英國7月CPI環比也上漲了0.6%,漲幅超過預期的0.4%。7月核心CPI同比錄得6.2%,漲幅也超過了預期值5.9%和前值5.8%。
英國國家統計局首席經濟學家Grant Fitzner表示,“食品價格上漲明顯,尤其是烘焙產品、乳制品、肉類和蔬菜,這也反映在外賣價格上漲上。此外,寵物食品、衛生紙、牙刷和除臭劑等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上漲,也推高了7月份的通貨膨脹率。”
因為工資漲幅正進一步落后于各種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此前一天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6月份的三個月,英國經通脹因素調整后的實際工資下降了3%,為200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
經濟學家對英國的看法也因此越來越悲觀,由于成本壓力不斷上升,英國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現在被認為遠遠大于不發生衰退的可能性。英國央行此前已預計,經濟衰退將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持續到2024年初。
英國新任財政大臣扎哈維(Nadhim Zahawi)在回應最新CPI數據表現時表示,“控制通脹是我的首要任務,我們正在采取行動,通過強有力、獨立的貨幣政策、負責任的稅收和支出決定,以及促進生產力和增長的改革。”
其中,英鎊兌美元匯率意外不漲反跌,最新交投于1.2090附近。
英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則一路升至了6月21日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探2.283%,日內上漲逾13個基點。這使得英國2-10年期收益率曲線的倒掛程度,達到了2008年以來最深。眾所周知,這一倒掛幅度向來是經濟衰退的重要前瞻指標。
在利率期貨市場上,交易員們已押注英國央行將在明年3月份將利率提高一倍,至3.5%。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此前已暗示,他準備進一步提高利率。而尋求取代鮑里斯·約翰遜成為英國首相的兩位候選人,則均已承諾為那些難以支付賬單的家庭提供進一步的援助。
生活成本危機已經給英國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而這只會在能源價格上漲的基礎上雪上加霜。
Forexlive策略師表示,“盡管通脹數據證明英國央行將進一步加息,但考慮到市場已經為英國央行未來幾個月的加息舉措做好了充分準備,我認為加息不會(對英鎊)有太大好處。相反,如果通脹的驚人漲勢壓垮了消費活動,我可以看到這反而會對英鎊產生負面影響。”
英國工業聯合會(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首席經濟學家Alpesh Paleja表示,“生活成本危機現在對家庭和企業來說都是非常現實的,因此需要拿出具體的辦法,以支持弱勢群體應對更高的能源賬單。”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