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觀點:積極擴大有效需求 力爭實現最好結果債券基金房貸限額額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上半年疫情防控成效和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強調宏觀政策要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著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國內疫情多發散發的不利影響,尤其二季度超預期因素帶來嚴重沖擊,全國上下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實施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措施,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上半年經濟增長取得2.5%的成績,實屬不易。當前,國內經濟需求不足、穩住經濟大盤壓力仍然較大。會議堅持底線思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把握風險挑戰和重點任務,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
關于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這要求應對好兩難多難問題。一方面,要避免經濟短期增長失速,抓住當前經濟恢復重要時間節點和窗口期,推動穩增長各項政策效應加快釋放,綜合施策積極擴大有效需求,進一步推動有效投資和增加消費,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恢復發展的關鍵性作用,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著力穩就業穩物價,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堅持既利當前又惠長遠,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不搞“大水漫灌”,按照已確定的總體思路、政策取向,靠前實施各項政策舉措、加快推動政策落地見效。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長期的戰略性過程,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能轉換都需要長期努力,難以一蹴而就,必須從長遠視野來解決短期問題。因此,穩增長不能搞“大水漫灌”,支持的項目要符合“十四五”規劃,真正發揮投資的有效性和長效價值。正如李克強總理日前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全球企業家視頻特別對話會時所強調的,我們將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宏觀政策既精準有力又合理適度,不會為了過高增長目標而出臺超大規模刺激措施、超發貨幣、預支未來。要堅持實事求是、盡力而為,爭取全年經濟發展達到較好水平。
穩增長的目標是力爭實現最好結果。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著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在上半年經濟實現2.5%增速基礎上,要完成全年5.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客觀上或存在一定困難,但并不意味著放棄對較好經濟增長的追求,“穩增長”仍是政策的重要訴求。穩就業穩物價是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主要支撐。會議指出,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條件的省份要力爭完成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要發揮企業和企業家能動性,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完善優化體制機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政府、市場兩頭協同發力,鞏固經濟恢復向好基礎,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這充分顯示出政策落實更加務實和尊重客觀經濟規律,更加強調通過制度和營商環境優化激發企業家精神和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雖然我國經濟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的條件下,中國經濟增速仍會明顯領先全球并高于國際預期,展現出中國經濟應對困難挑戰的強大韌性和戰略空間。
針對有效需求不足問題,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為,財政貨幣政策要有效彌補社會需求不足。財政政策方面,專項債券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手段和增量工具,是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心。加快已發行專項債券的撥付使用,加快推動專項債券項目謀劃儲備,對因各種原因需要調整專項債資金使用的,加快資金用途調整工作,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盡早發揮專項債券拉動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當前,地方政府專項債余額與專項債務限額之間有約1.5萬億元差額,在用好今年專項債資金的前提下,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對項目儲備充分、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適當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對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和“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的對接支持。
貨幣政策方面,會議提出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用好政策性銀行新增信貸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當前需求偏弱,加之一直堅持穩健貨幣政策,我國物價不具備全面上漲的基礎,但下半年仍需警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的輸入性通脹風險。下半年CPI漲幅在貨幣政策的決策權重中有所上升。當前資金利率持續低位運行,市場流動性已較為充裕,在中美基準利率倒掛、國內通脹壓力加大的制約下,未來貨幣總量政策進一步寬松的空間不大,降息不是貨幣政策優先項。會議強調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要求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貨幣政策在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5年期LPR利率仍有調降空間,建議考慮按不同地區房地產市場實際情況進行房貸利率調整可能更為精準科學。
下半年,貨幣政策重心在于通過“寬信用”加大對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信貸支持。一方面,加大再貸款再貼現、專項支持工具等結構性政策工具實施力度,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調節作用,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綠色低碳發展、小微企業,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配合增量財政政策加快用好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新增信貸額度和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保障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資本金需求,通過專項再貸款等工具重點保障能源穩定供應,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作者系財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