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解釋猶屈辱。 漢 劉向 《說苑·指武》:“內(nèi)治未得,忿則不料力,權(quán)得失,興兵而征強(qiáng) 楚 ,師大敗,撙辱不行,大為天下笑。”[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節(jié)制;謙遜。《管子·五輔》:“整齊撙詘,以避刑僇。” 尹知章 注:“撙,節(jié)也,言自節(jié)而卑屈也。”[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裁減。《元典章·圣政一·恤站赤》:“各處站赤差役繁併,迤漸消乏,仰中書省通政院設(shè)法撙裁。”[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控制馬勒,使馬就范。《戰(zhàn)國(guó)策·秦策一》:“伏軾撙銜,橫歷天下。” 鮑彪 注:“撙,挫也。蓋猶頓。銜,勒也。”《漢書·王吉傳》:“馮式撙銜,馳騁不止。” 顏師古 注:“撙,挫也。”[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1).抑制;節(jié)制。《禮記·曲禮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jié)、退讓以明禮。” 孫希旦 集解:“有所抑而不敢肆謂之撙,有所制而不敢過謂之節(jié)。”《南史·顏延之傳》:“恭敬撙節(jié),福之基也。驕佷傲慢,禍[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猶撙詘。 章炳麟 《訄書·商鞅》:“茍?jiān)晃釋巼?guó)政之不理,民生之不遂,而必不欲使法家者整齊而撙絀之,是則救饑之必待于侊飯,而誡食壺飧者以寧為道殣也。”參見“ 撙詘 ”。[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節(jié)儉。 明 唐順之 《王冢婦唐孺人墓志銘》:“孺人能淡泊撙約於既貴之后。”[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節(jié)約用度。 清 枕榜 《宛署雜記·宣諭》:“八月,説與百姓每:將成熟子粒入倉(cāng)撙用,毋延。”[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