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報關操作流程
出口報關操作流程
(相關資料圖)
進出口報關是指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進出境運輸工具負責人、進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向海關辦理貨物、物品或運輸工具進出境手續及相關海關事務的過程,那么出口報關操作流程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首先向船公司訂好艙
二、出口報關所需單證:
1.在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區后,裝貨的24小時之前,備齊海關所需單證向海關申報。
2.必備單證:清單、發票、合同、核銷單、報關委托書、船公司裝貨單等單證件各一份。
3.按海關稅則所規定的各項證件。(如通關單、出口 許可證等)。
4.有出口手冊需提供手冊報關。
三、出口報檢所需單證:
1.應在報關之日前三天備齊所需單證,向檢驗檢疫局申報。提供單證有:清單發票、合同、報檢委托書、廠檢單、紙箱包裝單等證件各一份。
2.如出口貨物到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等外包裝為木制的需做熏蒸或熱處理的,需提供的單證有:清單、發票、合同、報檢委托書。如熏蒸產品是木制品,還需提供廠檢單。
3.做熏蒸或熱處理的產品,應在報關前兩天,將貨物運抵到指定的堆場或港區進行熏蒸。(熏蒸時間需24小時)
四、向海關申報
如出口需繳納稅費的,應及時繳納稅費。出口有退稅補貼的要保留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等供退稅操作。
五、海關現場審單、查驗貨物
貨物單證放行后,貨主應在海關規定的時間內將貨物運至海關監管區內進行驗放。如需查驗,報關公司及時與海關聯系,進行貨物查驗,驗完后需按船公司封指定鉛封。不需查驗的應及時進行實貨放行,將裝貨單按截關時間送到港區裝船。
六、碼頭裝船
待貨物出口,船公司就將出口艙單數據傳送海關,海關接收到數據后報關行待海關數據結關后,及時到海關打印退稅核銷聯。
延伸閱讀:什么叫分類通關
分類通關是海關以企業守法管理主核心,以風險分析為手段,對誠信守法企業的低風險報關單(貨物)由計算機快速驗放,提高通關效率。對高風險報關單(貨物)實施重點審核和查驗,加強實際監管的通關監管模式。這一模式實現了有將臨管與高效運作的統一,切實提高了海關執法能力和水平。
一、分類通關的基本模式
海關現場接單審核部門/查驗部門,根據專業審單結果、風險布控子系統和風險分析作業系統選擇查驗子系統的風險分析結果,按風險高低分別實施“低風險快速放行”、“低風險單證審核”、“中風險單證審核”、“高風險重點審核”四種通關作業方式。
1.低風險快速放行
對經H2000系統風險分析或經專業審單確定為低風險的貨物(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的貨物),不涉及許可證件和稅費的.,計算機系統完成電子審核后,自動放行。
2.低風險單證審核
對經H2000系統風險分析或經專業審單確定為低風險,但涉及許可證件管理或征收稅費要求的貨物,申報人現場遞交紙質單證?,F場接單審核崗位關員根據風險提示審核紙質報關單及隨附單證(發票、提運單、裝箱清單、許可證件等),完成許可證件核注、稅費征收及放行作業。
3.中風險單證審核
對經海關H2010通關系統風險分析,被風險甄別為中風險的相應報關單,將由接單現場實施單證審核作業模式。
4.高風險重點審核
對經H2000系統風險分析或經專業審單確定為高風險的貨物(包括預定式、預警式布控,專業審單布控,隨機布控等),由現場接單審核/選擇查驗崗位關員根據風險提示或專業審單審核結果對報關單及隨附單證進行重點審核,選擇高風險貨物布控查驗。
二、分類通關適用范圍
為深化分類通關改革,進一步按風險等級優化海關監管資源配置,加強海關通關H2000系統對電子數據報關單進行實時風險分析,按風險高低進行區分,并完成對報關單的電子審核。對進入紅通道需要專業審單的報關單由審單部門實施專業審單,專業審單崗位在風險分析結果的支持下提出處置要求,現場海關負責執行和操作;將中風險報關單逐步納入現場單證審核作業模式,對所有進出口貨物實現差別化管理。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