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網球計分規則
女子網球計分規則
(資料圖片)
導語:網球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貴族運動的一種,以前一直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十分流行的運動,這些年隨著球運動員在國際上不斷取得優異的成績,網球這項運動也越來越被中國的體育迷們所了解和喜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女子網球計分規則,歡迎閱讀參考。
女子網球計分規則
一、失分的情況
運動員違反以下任一條規定都將失分:
A 活球狀態下,在球連續兩次觸地前未能將球直接回擊過網
B 他在活球狀態下的回擊觸到了對方場地界線以外的地面、固定物或其他物體;
C他截擊球失誤,即使站在場地外面;
D 他故意用他的球拍拖帶或借住處于活球狀態中的球,或故意用球拍觸球超過1次;
E 在活球狀態下的任何時候,他或他的球拍(無論是否在他手中)或他的穿戴的或攜帶的任何物品觸到球網、網柱、單打支柱、網繩或鋼絲繩、中心帶或網帶或者他對手場地的地面;
F 截擊未過球網的球;
G 活球狀態下的球觸到了除他手中球拍以外,他的身體或他穿戴的或攜帶的任何物品;
H 他拋拍擊球并且擊到球;
I 在一分比賽中,他故意的從材料上改變球拍的形狀。
二、計分方式
A 如果運動員贏得第一球,比分計為該運動員15,他贏得第二球,計為30,他贏得第三球計為40,(網球計分方式的.來源) 這名運動員贏得第四球計為他贏得該局但是除了下列情況:如果兩名運動員都贏得第三球,比分計為平分(deuce),一名運動員贏得下一球計為該運動員占先 (Advantage),如果同一名運動員又贏得了一球,他就獲得了這一局;如果另一名運動員又贏得了一球,比分仍被平分;如此計分直到有一名運動員在平分后立即獲得兩分,則該運動員獲得這一局。
B 可選擇的計分制
從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無占先積分法可以作為傳統的計分方法的候補計分法,但在比賽前要提前宣布。
如果采用無占先計分法,應該按照下列規則執行:如果運動員獲得了他的第一分,比分計為該運動員15,他獲得的第二分,計為30,他獲得的第三分計為 40,這名運動員獲得的第四分計為他贏得該局但是除了下列情況:如果兩名運動員都獲得了三分,比分為平分;這時雙方加賽一分決定勝負分,接發球的運動員可 以選擇他希望從場地的左半區接球還是從場地的右半區接球。獲得決定分的運動員贏得該局。
雙打
雙打比賽中采用與單打相似的程序,平分后接發球的一隊選手可以選擇他們希望從場地的左半區接球還是右半區接球。獲得決定分的一對選手運動員贏得該局。
混合雙打
在混合雙打比賽中。按照下面的略有不同的程序進行:平分時,如果是男運動員發球,他應該將球發向對方男運動員所站的半場;如果是女運動員發球,她應該將球發向對方的女運動員。
三、一盤中的計分
A 一名運動員先取得6局的勝利即贏得一盤;除此以外,他必須還要凈勝他的對手兩局,在這種情況下,一盤的比賽可能一直延續,直到達到凈勝兩局的情況為止。(通常稱為"長盤"比賽)
B 假如在比賽前提前決定,也可以采用平局決勝局制的計分替代(A)中的比賽規則。在這種情況下,將按照下面的規則進行:當比賽的比分為局數6比6時采用平局決勝局制計分,除非事先聲明,否則三盤兩勝制比賽的第三盤或五盤三勝制比賽的第五盤仍按普通的"長局"進行。
C、決勝局計分制在每盤的局數為6平時,有以下兩種計分制:
(1)長盤制:一方凈勝兩局為勝1盤。
(2)短盤制:決勝盤除外,除非賽前另有規定,一般應按以下辦法執行:
A、先得7分者為勝該局及該盤(若分數為6平時,一方須凈兩分)。
B、首先發球員發第1分球,對方發第2、3分球,然后輪流發兩分球,直到比賽結束。
C、第1分球在右區發,第2分球在左區發,第3分球在右區發。D、每6分球和決勝局結束都要交換場地。
(3)短盤制的計分
(1)第1個球(0:0),發球員A發1分球,1分球之后換發球。(2)第2、個球(報1:0或0:1,不報15:0或0:15),由B發球,B連發兩 分球后換發球,先從左區發球。(3)第4、5個球(報:0或1:2, 2:1,不報40:0或15:30, 30:15),由A發球,A連發兩球后換發球后換發球,先從左區發球。(4)第6、7個球(報:或2:4,4:2或1:5,5:1或6:0,0:6),由 B發1分球之后交換場地,若比賽未結束,B繼續發第7個球。(5)比分打到5:5,6:6,7:7,8:8……時,需連勝兩分才能決定誰為勝方。但在記分 表上則統一寫為7:6。(6)決勝局打完之后,以方隊員交換場地。
單打
1。 先獲得七分并且凈勝兩分的運動員即獲得這一局以及這一盤的勝利。如果比分達到六比六時,則這一局必須繼續進行下去直到有一方運動員達到凈勝對手兩分為 止。。先獲得七分并且凈勝兩分的運動員即獲得這一局以及這一盤的勝利。如果比分達到六比六時,則這一局必須繼續進行下去直到有一方運動員達到凈勝對手兩分 為止。在決勝的這一局中自始至終使用從零開始的普通的數字來計分。
該輪以及發球的運動員首先發第一分球,他的對手接著發第二分和第三分,然后按照這個順序雙方輪流連續的發兩分直到這一局以及這一盤的獲勝方決定出來為止。
第一分發球從右半場開始,之后的發球都應該按照順序輪流從右半場到左半場來進行。如果發生從錯誤的半場發球的情況并且無法消除,那么從錯誤的半場發球所產生的比賽結果全部有效,但是一旦發現應該立即更正不正確的站位。運動員應該在每六分后即決勝局結束時交換場地。
換球時應將決勝局計為一局,而如果正好應該在決勝局前換球時,則應該推延到下一盤的第二局在進行。
雙打
單打比賽中的規則同樣適用于雙打比賽。該輪及發球的運動員發第一分,然后每個運動員按照在那一盤前面的發球順序輪流發兩分球,直到那一局以及那一盤的獲勝者決定出來
網球比賽的賽制
目前網球比賽的賽制為:男子網球比賽中,所有比賽、單雙打決賽、單打比賽、溫網雙打比賽采取五盤三勝制,其余比賽均采取三盤兩勝制。2011年溫網男雙首輪改為三盤兩勝制,其他輪次依然為五盤三勝制。女子網球的所有比賽均采取三盤兩勝制。
據史料記載,早期的網球比賽每盤只有4局,每局有4分,到17世紀初改成了沿用至今的每盤6局、每局4分這一規則。
網球比賽的勝負計算
1.每局的勝負計算:每局比賽先勝4球者為勝1局,如果雙方打到3-3平(計分為40:40)時,凈勝兩球者為勝1局,如果出現連續平分,則比賽繼續進行,直至一方凈勝兩球獲勝為止。
2.每盤的勝負計算:網球比賽采用一盤六局制,每盤比賽中,先勝6局且凈勝對手兩局者為該盤獲勝方;如果雙方各勝5局至5-5平時,凈勝兩局者為該盤獲勝方。如果打到6-6平時,則有兩種賽制:
⑴長盤制:是指按照凈勝兩局(如8-6、9-7等等)者為勝1盤的賽制進行比賽,一盤比賽有可能一直要持續至打到凈勝兩局決出勝負為止,因比賽時間往往較長而被稱為"長盤制"比賽。除非比賽前決定采用決勝局決定比賽勝負外,三盤兩勝制比賽的第三盤或五盤三勝制比賽的第五盤都按"長盤制"進行。
⑵短盤制(也稱"搶七"):即在局數為6-6平時,交戰雙方需再打一局決定勝負,此局稱為"決勝局"或"搶七局"。決勝局前12分內先得7分(一方取得7分,另一方只取得5分或以下)者為該局獲勝方,也是該盤的獲勝方。如果搶七局中打至6平時,則以凈勝2分者為獲勝方。除非賽前另有規定,其他盤與決勝盤打到6-6平時,一般均按短盤制執行。
3.整場比賽的勝負計算:五盤三勝制的比賽,先勝三盤者為勝。三盤兩勝制的比賽,先勝二盤者為勝。
網球比賽如何計分
1.發球局計分:網球比賽的計分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項體育比賽按1、2、3、┄┄依次計分,而是按0、15、30、40計分。每局開局雙方均為0分,贏第一球時得15分,贏第二球時共得30分,贏第三球時共得40分,一方贏第四球時,如果另一方所得的分數低于40分,則先贏四球者贏得此局。但如雙方打成40-40平分(Deuce)時,則需進行平分決勝,贏第一球者被稱為領先(Advantage),此時,如果贏球方連續贏得第二球,則贏下此局;如果輸球方贏下一球,則比分又回歸Deuce,需要繼續平分對決,直至一方凈勝對手二球才算贏得此局。
2.決勝局(搶七局)計分:由上一局"接發球"的球員先發第一球,然后由對手發兩球,此后雙方輪流每人發兩球。決勝局不按0、15、30、40計分,而是按1、2、3、┄┄依次計分,出現6-6平后,無論最后的實際比分是多少(8-6、9-7、10-8、11-9、┄┄),記分表上都統一計為7-6。
3.網球比賽計分法的起源:網球比賽這套獨特奇異的計分法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尚無人可以確定。常見的一種解釋是網球比賽計分法起源于古式室內網球比賽的每局計分法。當時的人們用可以撥動的時鐘來計分,每得一次分就將時鐘轉動四分之一,也就是15分(a quarter),得兩次分就將時鐘再轉動四分之一,也就是30分。按常理得三次分就應該是45分,但為什么只計40分呢?這是因為在英文中,15念作fifteen、30念作thirty,均為雙音節,而45念作forty-five,變成了三個音節,英國人覺得有點拗口,也不符合"方便"的原則,于是就把它改成同為雙音節的40(念作forty)了。這就是比較怪異、不符合邏輯的40分的來歷。
為何在網球比賽中把0念作Love呢?這是因為網球運動起源于法國,法國人把蛋比作零,在古時比賽中,人們畫一個橢圓表示一分未得。"蛋"在法語中念作I"oeuf,當網球傳入英國后,英國人就用與I"oeuf發音接近的單詞Love來代表零了。
網球比賽決勝局(tiebreak,也叫搶七局)的產生
決勝局(搶七局)是指對陣雙方的局數打成6-6平后,再打一局(第十三局)決出該局也是該盤的勝負。由于在決勝局中,誰在前12分內先達到7分,誰為獲勝方,所以俗稱"搶7"。
"搶七"的產生源于1954年紐波特邀請賽,在這次邀請賽上哈姆·里查德森與史屈特·克拉克上演了一場83局、耗時4個多小時的五盤大戰,使其成為改寫網球歷史的開端。作為此次賽事的組織者,吉米·范·海倫在折磨、憤怒中看完了這場比賽,賽后他下決心要想辦法改變網球比賽這種漫無止境、折磨球員、觀眾和裁判的平分和長盤決勝規則。
1955年吉米·范·艾倫提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范·艾倫加快計分系統"(VASSS)(又稱為"突然死亡法"),即誰拿下最后一分誰就是勝者。他想以此取代傳統的網球計分法,并于1965年在紐波特組織了一次網球比賽,首次嘗試了"突然死亡法"?,F行的"搶七"就是由這個"突然死亡法"演變而來。
美網賽事總監比爾·塔波特認為"突然死亡法"有利于制定賽程、預判比賽結束時間、保證賽事秩序不會陷入混亂,于是他幫助吉米·范·海倫在1970年的美網中第一次試用了"突然死亡法"。1971年"搶七"被引入溫網,94年來第一次改變了溫網計分方法。此后,"突然死亡法"不斷地被人們改良,美網和國際網球聯合會規定,在"突然死亡法"中必須有一方要領先兩分才算獲勝,由此形成了現在的"搶七"規則。
除了"搶七"外,近年來,在雙打比賽中還采用了"搶十制",即當雙打比賽盤分戰至1-1時,雙方將進行搶十局決定勝負(被稱為"搶十"或"超級搶七"),最后一盤先贏10局且凈勝兩局者為勝,若局分為9平時,凈勝兩局者為勝。2001年澳網首次在混雙比賽中采用"搶十制",之后逐漸推廣到雙打。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