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詩詞
明妃曲詩詞
(資料圖片)
明妃曲詩詞1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組詩作品,被稱為是詠王昭君最好的詩。明妃即王昭君,漢元帝宮女,容貌美麗,品行正直。晉人避司馬昭諱,改昭為明,后人沿用。
王昭君
王昭君(約前52年-約8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維護漢匈關系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二首》簡介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組詩作品,被稱為是詠王昭君最好的`詩。
第一首詩描繪王昭君的美貌,著重寫昭君的風度、情態之美,以及這種美的感染力,并從中宣泄她內心悲苦之情,同時還揭示出她對故國、親人的摯愛之情。
第二首詩描寫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況與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畫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義,塑造了一個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詩語言矜煉深雅,纏綿婉麗,藝術手法多樣,風格鮮明獨特。作品命題新穎,遭致紛紛議論,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廣泛影響。
明妃曲詩詞2
明妃曲
[宋] 王洋
漢宮沈沈凝紫煙,妾身一入知幾年。
樓高秋月照清夜,亭暖春花熏醉眠。
憶初送我辭親戚,便擬光華列旌戟。
君門安得似人間,咫尺千山萬山隔。
花月朝朝空暮暮,長戀朱顏不如故。
內家車子散金錢,安得此身沾雨露。
忽聞花宮選羅綺,單于來朝漢天子。
但言妾欲嫁單于,萬一君王賞桃李。
大明宮內宴呼韓,出水芙蓉鑒里看。
徘徊顧影花顏靚,綽約豐容廣殿寒。
當日君王喜且驚,欲留人信去關情。
若教不殺毛延壽,方信蛾眉畫不成。
茫茫漢塞連沙漠,柳色陽關斷腸處。
故鄉阡陌想依然,馬上琵琶向誰語。
命薄身存有重輕,天山從此靜埃塵。
山西健將如君否,此日安危吒婦人。
人生景物疾如馳,翻覆由來萬事非。
莫笑巫山女粗丑,朝尋楚宮暮柴扉。
男兒莫厭款段馬,女兒莫羨金縷衣。
君不見巫山歌舞賽神罷,野老至今懷秭歸。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