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語文試卷(6)
① 古代的一些現(xiàn)實主義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義者,但是他們 ②
是現(xiàn)實主義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義成分,③他們能夠從藝術(shù)描寫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觀現(xiàn)實。
【資料圖】
① ② ③
【答案】①盡管 ②既然 ③因而
(2)將下面的3句話整合為一個單句(含標點符號不超過35個字)。(3分)
①真的東西總是同假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的。
②善的東西總是同惡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的。
③美的東西總是同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的。
【答案】
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的。(含標點符號31個字)
真善美的東西總是同假惡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的。(含標點符號23個字)
23.班上舉行節(jié)日文化主題班會,李明同學先介紹了“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接下來韓梅同學介紹“中秋節(jié)”,這時班會主持人要說一段話,將前后兩位同學的節(jié)日介紹串聯(lián)起來。請你為班會主持人寫一段這樣的話,要求銜接自然、語意連貫,不少于60個字(含標點符號)。(6分)
【答案示例】
感謝李明同學給我們帶來了“燈火闌珊”元宵佳節(jié)盛宴,一場元宵文化大餐。同學們,這樣的燈火闌珊,這樣的月圓之夜,你是否會想起另一個月圓的十五之夜?是啊,天上月圓,人間月半,那一輪皎月又掛在了中天,有請韓海同學給我們介紹八月十五的中秋佳節(jié)。大家歡迎!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點”無所不在,“原點”可以是道路的起點,可以是長河的源頭,可以是坐標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請以“回到原點”為標題,聯(lián)系生活體驗與認識,寫一篇文章,自定文體,不少于800個字(含標點符號)。
【作文解析】
一、審題:
提示語里有這樣幾個關(guān)鍵詞,“大千世界”告訴考生思維要放得開,寫作范圍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是指考生要選準一個切入點;“道路的起點”“長河的源頭”“坐標的中心”“事物的根本”提示考生什么叫“原點”,弱化了考生審題的難度;“聯(lián)系生活體驗與認識”,指明了考生可以選擇的文體,或是記敘文,或是議論文。
“原點”究竟是什么?它的的本意是指出發(fā)的地方,提示語里的“原點”,都是其比喻義。那么,文題“回到原點”這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詞組,亦即回到初始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這個“原點”代表或者象征著一種美好的東西,例如“人之初,性本善”即是典型一例,這也回答了為什么要“回到原點”的原因。當然,“原點”也代表了一種蒙昧、啟蒙和混沌。禪界有言: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最高的境界就是回到原點,經(jīng)歷滄桑歲月,歷覽世事變幻,回歸本真,再次回到原點。新加坡有部電視劇就叫《原點》,故事敘述3名好友自小就許下同一個愿望,但因長大后的3人有了不同的際遇,從此分道揚鑣,好友變成了仇敵、情侶也兩地分離。這是不能回到原點的悲劇。
因此,這個原點考生很容易聯(lián)想到一切的真善美、純自然的環(huán)境、淳樸的民風等等,那么,與此相關(guān)的主題就范圍更廣了。
二、立意:
解決了“回到原點”的“原點”問題,下一步就是要解決為什么要“回到原點”。
很顯然,提示語的提示就是應該回到源頭,這個“原點”應該是美好的。因此立意當在這個主旨范圍之內(nèi),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沒有污染的河源是純凈的,沒有出發(fā)的起點是充滿希望的,沒有道德墮落的社會是和諧的,沒有沖突的家庭是幸福的,這就是“原點”的內(nèi)涵。因此,文章立意的角度很多,人性回歸本真,道德回歸真善美,生命、成長、青春、奮斗、環(huán)境、心靈、誠信、公德等等,都是文章立意的重點。
最佳的立意在于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時效性,以及選取的一個角度:一個家庭的矛盾沖突、一段友情的回歸、一段成長道路的自我反思。這些都是考生最熟悉的生活,可以信手拈來。
三、構(gòu)思:
本題構(gòu)思的難度在于作文提示語與文題的距離,提示語只簡單地提示原點,而文題卻多了“回到”,因此,構(gòu)思全文的關(guān)鍵在于“為什么要回到原點”。也就是說,不論是記敘文還是散文、議論文,都要有這樣一個過程:美好的原點——破壞、矛盾沖突——回到原點。例如:純凈的環(huán)境——發(fā)展破壞——治理、恢復環(huán)境;幸福家庭——矛盾沖突——回歸幸福;純潔的友情——傷害——恢復友情。
四、文體選擇:
寫作要求里的“生活體驗與認識”告訴考生,可以寫成記敘文或者散文、議論文。
根據(jù)立意的要求,估計記敘文比例會比往年有增加,親情、友情將是考生選擇最多的題材。考生之中也有單親家庭的,如果考生來自一個離異家庭,寫作一段父母和合的故事,將是佳作。特別是寫考生自己游走在父母之間,積極撮合,將是最大的亮點。記敘文要求考生注重細節(jié)描寫和心理刻畫,這是成功的要素。
議論文的寫作依然是考生的第一選擇。哲理思辨是衡量作文的第一標準,考生如果能夠針對“原點”進行辯證的分析,在行文安排上層層深入,即為上等佳作。例如:正反對比論證,“回到原點”的美好與不能“回到原點”的悲劇兩相對照,哲理意味就會濃厚一些。
五、素材應用:
“回到原點”的提示語“大千世界”就告訴考生,可以選擇的素材比比皆是,但是廣東高考作文講究素材的鮮活,雖然可以寫歷史人文,但在運用上要慎之又慎,更多地選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素材。世界的戰(zhàn)爭與和平,歷史朝代的變遷,都是可以運用的。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lǐng)域),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