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二級Access數據庫基礎教程
2017計算機二級Access數據庫基礎教程
引導語:數據庫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以下是百分網小編分享給大家的2017計算機等級考試二Access數據庫基礎教程,歡迎閱讀!
(相關資料圖)
計算機數據管理的發展
數據庫是20世絕6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一項重要技術,70年代以來數據庫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已經成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本章主要介紹數據庫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并結合Microsoft Access講解與關系數據庫相關的基本慨念。
1.1 數椐庫基礎知識
數據庫是20世紀6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一項重要技術,它的出現使數據處理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它能把大量的數據按照一定的結構存儲起來,在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集中管理下,實現數據共享。那么,什么是數據庫?什么是數據庫管理系統呢?下面做一簡單介紹。
1.1.1 計算機數據管理的發展
一、 數據與數據處理
數據是指存儲在某種介質上能夠識別的物理符號。數據的概念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描述事物特性的數據內容;其二是存儲在某一種介質上的數據形式。數據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某人的生日是“1988年6月25日” ,可以表示為“1988.06. 25”,其含義并沒有改變。
數據的概念在數據處理領域中已經大大拓寬。數據不僅包括數字、字母、文字和其它待殊字符組成的文本形式,而且還包括圖形、圖像、動畫、影像、聲音等多媒體形式,但是使用最多、最基本的仍然是文字數據。
數據處理是指將數據轉換成信息的過程。從數據處理的角度而言,信息是一種被加工成特定形式的數據,這種數據形式對于數據接收者來說是有意義的。
人們說“信息處理”,其真正含義是為了產生信息面處理數據。通過處理數據可以獲得信息,通過分析和篩選信息可以進行決策。
在計算機系統中,使用計算機的外存儲器(如磁盤)來存儲數據;通過軟件系統來管理數據;通過應用系統來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
關系數據模型
1.2 關系數據庫
自20 世紀80年代以來,新推出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幾乎都支持關系數據模型,Access就是一種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本節將結合Access來集中介紹關系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
1.2.1 關系數據模型
關系數據模型的用戶界面非常簡單,一個關系的邏輯結構就是一張二維表。這種用二維表的形式表示實體一和實體一間聯系的"數據模型稱為關系數據模型。
一、關系術語
在Access中,一個“表”就是一個關系。圈1.5給出了一張教師表,圖1.6 給出了一張工資表,這是兩個關系。這兩個表中都有唯一標識一名教師的屬性——編號,根據教師編號通過一定的關系運算可以將兩個關系聯系起來。
1.關系
—個關系就是一張二維表,每個關系有一個關系名。在Access中,一個關系存儲為一個表, 具有一個表名。
對關系的描述稱為關系模式,一個關系模式對應一個關系的結構。其格式為:
關系名(屬性名1,屬性名2,……,屬性名n)
在Access中,表示為表結構:
表名(字段名1,字段名2,……,字段名n)
數據庫設計步驟
1.3.1 數據庫設計步驟
數據庫應用系統與其它計算機應用系統相比,一般具有數據量龐大、數據保存時間長、數據關聯比較復雜、用戶要求多樣化等特點。設計數據庫的目的實質上是設計出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的實際關系模型。在Access中具體實施時表現為數據庫和表的結構合理,不僅存儲了所需要的實體信息,并且反映出實體之間客觀存在的聯系。
一、設計原則
為了合理組織數據,應遵從以下基本設計原則:
1.關系數據庫的設計應遵從概念單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則
―個表描述一個實體或實體間的一種聯系。避免設計大而雜的表,首先分離那些需要作為單個主題而獨立保存的信息,然后通過Access確定這些主題之間有何聯系,以便在需要時將正確的信息組合在一起。通過將不同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表中,可以使數據的組織工作和維護工
作更簡單,同時也可以保證建立的應用程序具有較高的性能。
例如,將有關教師基本情況的數據,包括姓名、性別、工作時間等,保存到教師表中。將工資單的信息應該保存到工資表中,而不是將這些數據統統放到一起。同樣道理,應當把學生信息保存到學生表中,把有關課程的成績保存在選課表中。
2.避免在表之間出現重復字段
除了保證表中有反映與其他表之間存在聯系的外部關鍵字之外,應盡量避免在表之間出現重復字段。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數據冗余盡量小,防止在插入、刪除和更新時造成數據的不一致。
例如,在課程表中有了課程名宇段,在選課表中就不應該有課程名字段。需要時可以通過兩個表的聯接找到所選課程對應的課程名稱。
3.表中的字段必須是原始數據和基本數據元素
表中不應包括通過計算可以得到的“二次數據”或多項數據的組合。能夠通過計算從其他字段推導出來的字段也應盡量避免。
例如,在職工表中應當包括出生日期字段,而不應包括年齡字段。當需要査詢年齡的時候, 可以通過簡單計算得到準確年齡。
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保留計算字段,但是必須保證數據的同步更新。例如,在工資表中出現的“實發工資”字段,其值是通過“基本工資+獎金+津貼-房租-水電費-托兒費”計算出來的。每次更改其他字段值時,都必須重新計算。
4.用外部關鍵字保證有關聯的表之間的聯系
表之間的關聯依靠外部關鍵字來維系,使得表結構合理,不僅存儲了所需要的實體信息,并且反映出實體之間的客觀存在的聯系,最終設計出滿足應用需求的實際關系模型。
二、設計的步驟
利用Access來開發數據庫應用系統,一般步驟如圖1.11所示。
(1)需求分析。確定建立數據庫的目的,這有助于確定數據庫保存哪些信息。
(2)確定需要的表。可以著手將需求信息劃分成各個獨立的實體,例如教師、學生、工資、選課等。每個實體都可以設計為數據庫中的一個表。
(3)確定所需字段。確定在每個表中要保存哪些字段,確定關鍵字,字段中要保存數據的數據類型和數據的長度。通過對這些宇段的顯示或計算應能夠得到所有需求信息。
(4)確定聯系。對每個表進行分析,確定一個表中的數據和其他表中的數據有何聯系。必要時可在表中加入一個字段或創建一個新表來明確聯系。
(5)設計求精。對設計進一步分析,査找其中的錯誤;創建表,在表中加入幾個示例數據記錄,考察能否從表中得到想要的結果。需要時可調整設計。
在初始設計時,難免會發生錯誤或遺漏數據。這只是一個初步方案,以后可以對設計方案進一步完善。完成初步設計后,可以利用示例數據對表單、報表的原型進行測試。Access很容易在創建數據庫時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可是在數據庫中載入了大量數據或報表之后,再要修改這些表就比較困難了。正因為如此,在開發應用系統之前,應確保設計方案已經比較合理。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